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九州体育_ju111
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
4月25日上午,连云区阳光自贸大厦前警报骤响,一场超高层建筑救活救援归纳演练
4月25日上午,连云区阳光自贸大厦前警报骤响,一场超高层建筑救活救援归纳演练拉开序幕。此次演练由连云区人民政府与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主办,初次引进直升机高空救援,创始了区域杂乱场景“空六合一体化”救援先河,为超高层建筑应急处置供给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此次演练模仿大厦10层因电气短路起火,火势经过竖向管井快速延伸,56层有人员被困且腿部骨折无法移动。这一场景精准复原超高层建筑火灾“竖向延伸快、高空救援难、分散耗时长”的典型痛点。传统云梯车作业高度一般不超越60米,难以掩盖200米高空火情,高层被困人员面对浓烟窒息与分散拥堵两层要挟。
接警后,连云区当即发动应急预案,住建、消防、卫健等8个部分30分钟内完结集结。消防救援部队首先展开“空位协同”侦查:无人机搭载热成像设备生成三维火场图,精准定位火源;机器狗带着气体检测仪、双光摄像机深化焚烧区域,实时回传温度、烟雾浓度数据及现场画面,代替消防员完结高危侦查使命。生态环境部分同步启用便携式监测设备,实时追寻有毒气体分散途径,为人员分散道路规划供给数据支撑。气象部分对现场天气情况、风力风向进行实时监测。移动公司现场架起应急通讯保证设备,保证现场联络疏通。
针对部分协同难题,连云区从预案阶段即清晰建立区级应急指挥部,由分担副区长担任总指挥,统筹住建、消防、应急、生态环境、卫健委等部分的责任分工。预案中细化事端分级目标、火灾呼应等级及处置办法,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系统快速激活、呼应流程标准化。此次演练中,各部分严厉根据预案责任推动侦查、救活、医疗等环节,完结指令传达“零推迟”、使命联接“无断点”,充沛验证了协同机制的高效性,为“山-海-城-空”全域立体救援网络建造供给了准则与实践两层支撑。
此次演练的最大打破在于高空救援环节。当发现56层危重伤员后,现场指挥部决断调用连云港空中救援大队S76D型救援直升机。该直升机从连岛待命点起飞,5分钟内飞抵大厦顶楼并完结高空悬停,救生员经过索降带着折叠担架精准下降,仅用3分钟便将伤员固定并转移至机舱,随后送至救助车上。从接警到伤员送医全程仅耗时13分钟,创下区域应急救援功率新纪录。“此次演练初次完结‘楼顶悬停—空中转运’要害环节无缝联接,打破了传统地上救援的时空约束,不仅是航空救援的单点打破,更是系统化才能的集成立异。”连云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明。
空中力气常态化驻勤与部分协同机制的深层次地交融,成为此次演练成功的要害支撑。为提高江苏北部海区空中应急救援才能,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继续健康发展,经省、市应急管理部分和谐,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救援直升机于上一年8月正式进驻我市。连云区同步晋级连岛原中信海直暂时起降点为标准化待命点,装备的S76D型直升机可承载17人,习惯杂乱场景救援需求,为超高层建筑救援奠定硬件根底。
为打通航空救援链条,前期在市、区两级应急管理部分的安排下,连云港空中救援大队机组人员对一四九医院、市立东方医院进行当地检测查验,并于4月15日下午成功展开了全流程飞翔测验:测验中,S76D型救援直升机从连岛待命点按时起飞,飞抵阳光自贸大厦顶楼后,机组人员战胜高空强风等杂乱气象条件,成功在楼顶悬停将模仿伤员吊运至机舱。随后,直升机敏捷飞抵一四九医院,医疗团队提早在医院停机坪待命,成功将模仿伤员从直升机接送至急诊室。测验完好验证了“楼顶悬停—空中转运—医院直送”流程的可行性,为优化起降点选址、地上引导流程及医疗急救对接机制,共建航空救援绿色通道供给支撑。区应急管理局表明,此举标志着“空六合一体化”救援进入实战化阶段,为立体网络建造堆集要害经历。
据悉,连云区将协同市应急管理局、东海救助局加速构建“山-海-城-空”全域立体救援系统,经过增设相关设备、健全联动机制、优化呼应协议,拓宽直升机在山地抢险、森林救活、高速事端救援等场景的使用,全方面提高“黄金救援时刻”内的生命保证才能,为看护“山海生命线”筑牢科技化、立体化安全屏障。